新闻资讯
赴西安、银川考察改企事宜
发布时间:2022-01-24 21:32
  |  
作者:admin
  |  
阅读量:
字号:
A+ A- A
       
        2021年,作为老牌事业单位,我院的改制问题已经迫在眉睫,为了做好改制工作,了解改制前如何准备、改制时如何操作,改制后如何运行,吸收前车之鉴,我院领导层决定赴西安市水利规划勘测设计院(以下简称西安市院)、宁夏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宁夏区院)考察改制事宜。参加此次考察的人员有:王绍旭、李春华、梁元发、蒋春雷、苏定积、黄健麟 、袁淑、曾译漩。
        6月2日下午,考察团一行人从桂林出发,乘坐首都航空JD5144航班抵达西安咸阳机场。因西安市院主要领导6月3日上午有重要会议参加无法接待,会谈时间定在6月3日下午。
        6月3日下午,考察团成员拜访了位于西安市文艺北路98号的西安市水利规划勘测设计院,参加会谈的西安市院领导有:院长雒望余、副院长赵小利、总工赵海生、王志武、刘颖、办公室主任张少红及北京中水源禹的刘文俊。
    首先由西安市院的雒院长介绍该院基本情况:该院始建于1962年,是西安市水务局下属的财政差额补助事业单位,该院具有水利行业(水库枢纽、引调水、灌溉排涝、河道整治、城市防洪)专业乙级工程设计资质、工程测量丙级资质及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乙级资质证书,          现有部门: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一室、设计二室、规划室、测量队、开发部等专业室队及办公室、总工办、综合室等管理室队。现有职工116人,实有编制39人。该院已于2020年10月启动改制方案,由西安市编制办牵头组成一个行动小组,负责事业单位的改制工作,目前尚未改完,有很多事情需要对接。思路是先转成国企,主要问题集中在人员安置上,原则是新人新办法、中人中办发、老人老办法,有编制的人按事业单位身份退休。目前改制方案已经上报市局的改制办公室。
        接下来由我院王院长介绍我院基本情况。我院属于工业二类,目前还没有改制,桂林市编办已经发了调研函,我们院报了一个老套的方案,建议将我单位一分为二:抽出部分技术骨干及高级工程师,成立一个水利技术中心,作为事业法人单位,编制约40名,主要负责项目前期规划及技术审查。剩余职工则组成国有企业,作为企业法人单位。目前桂林市还没下改制的文件。好在已经解决了职工养老问题,2017年以前自己养,2017年以后纳入社保。目前桂林市建筑设计院、综合设计院两家设计院已改制,方法是由市编办下了个文件,将2家设计院划归为国资委,改得不彻底。我院目前额定编制116,在编职工84人,退休职工90人,在职职工多为聘用制。
        接下来两院领导对运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交流。雒院长介绍,西安纪检查的比较厉害,绩效不能发,工资、年终绩效的发放管的恨很死,导致职工的积极性很难调动。2017年查过之后不能再随意发放绩效,首先要上报发放方案,要求既要有差别,又不能差别太大,按工作量控制差别。王院长介绍,两地情况差不多,也是每年都要报,编办按在编人数按3倍批了个总量。
        接下来梁院补充介绍我院资质情况。
        接下来进入双方问答环节。
        我方问:策划项目做到什么深度?采用何种推动方式?
        答:政府会去推动,我们自己推动不了。
        我方问:基本农田项目如何运作?桂林的项目一碰到基本农田问题就自动回避,无法推进。
        答:水利用地会优先考虑。
        我方问:涉及文物古迹的项目如何运作?
        刘文俊答:传统水利必须按部就班,先签合同再做。
        我方问:勘察工作在资质不高的的情况下如何开展工作?
        答:基本靠外委,大项目要报价,小项目直接合作。
        随后进行了关于EPC项目的交流。
        之后西安市院播放了给“全城治水、水美城兴”黄河流域西安市主要河湖水系保护治理三年行动方案视频,介绍了此类项目的推进经验,要与高等院校、专家合作,由水利院牵头,各行业设计院合作,要整体按流域、片区规划、策划。只有领导重视、形式迫切、政策落地,项目才能顺利推进。
        涉及遗址的项目要善于包装,如昆明池项目,最终以斗门水库的项目得以实施。
        宾主相谈甚欢,最后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中结束了此次会谈。
        6月4日上午,考察团一行人从西安出发,乘坐火车抵达银川。6月4日下午,考察团成员拜访了位于银川市兴庆区胜利街629号的宁夏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,参加会谈的宁夏区院领导有:总经理潘晓辉、党委副书记侯俊波、办公室主任李福新、市场营销总监柳东海、监理分公司经理戴坚如、营销部副经理毕顺华、办公室副主任王文睿。
        首先由宁夏区院的潘总介绍该院基本情况:该院始建于1959年,2004年由事业单位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。现持有水利行业工程设计、工程勘察、工程咨询、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、水资源论证、水土保持方案编制、水利工程施工监理等甲级资质、资信证书。主要从事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、咨询、勘测、设计、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、水资源论证、水土保持方案编制、水利水电工程蓄水安全鉴定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蓄水安全鉴定、水利建设工程总承包业务以及项目管理和相关技术与管理服务。公司设有水利水电工程规划、设计等9个业务部门。在职员工392人。公司改制自2002年2月份开始,首先区里下文,整体推进全区的勘察设计单位改制,政府及主管单位比较积极,设计院不知情下无所适从,完全处于被动,当时有很多人调走。从改制开始到完成,离开设计院的有90多人。按水利厅要求,成立了领导小组,目标是改成公司制企业,留40万国有股,剩余为职工持股,后来水利厅不要股份,改为全部股份为职工持股。先根据工龄、职务、贡献等按不同比例折算分数,算到个人头上收身份置换,个人置换30%的现金再配套身份置换金额注资。人员安置形式:(1)工龄满男55女50可以提前事业编退休;(2)可以提前离岗,发基本工资,到年龄再正式退休;(3)调动去兄弟单位;(4)辞职拿3年全额工资。最终共有百十人不参加改制,剩余一百多人参与改制。从2002年2月启动改制,到资产评估、人员安置,03年12月改完,举行了股东会,选举和聘任了公司领导层。工商注册时形势有变,直至04年12月才注册上。在此期间林业设计院停止改制又变回原来的事业单位,只有本院得以顺利改制成功。目前党群关系、共青团关系还保留在水利厅,属于水利厅党委管理的企业。至2019年,3年一换董事会已进行了5届,发展比较平稳。也是赶上了好时候,产值从2004年900万,到2019年2亿多,人员从改完时的100多人,到现在的392人。从职工到水利厅都认为公司发展较好,收入也比较好。全国只有宁夏、河南、江苏(30%厅持股)3家最初改制成功的。主要原因是本院资产少,职工买得起,本院600万资产,职工人均3万左右。遗留问题:20个离岗职工不能事业编退休,最后解决办法是退休工资按事业,但按企业调。2019年与青龙管业股权合作。当初改制经验不足,股权可继承,造成新员工没有股份,不利于企业长期积累,最后决定寻找行业内相关企业进行合作,对方为事业单位改制后企业,采用增资扩股,新增100多人,设3个持股平台,青龙占72%,老股东留一半卖一半。董事会7个席位青龙占4个,设计院3个,经理层全部为设计院的,由青龙持股定目标。
        接下来由我院王院长介绍我院情况。广西14个院,厅院由广投公司收购,柳州院让自找婆家,找不到就政府划一个。我院还是公益二类,编制由130减到116,现在有84个编,退休90人,2017年之前自己负责养老,2017年之后划到社保,新进员工靠聘用,往年每年只给1、2个名额,2021年通过做工作给了10个。桂林市的政策是由编办划归国投公司,国投公司、国资委没来得及管、住建局不管,改了制的院都觉得六神无主。目前改民营的可能性不大,最大可能改成混合制。感觉改了制的要交钱,至少10%,被抵押后得到的钱自己不能用只能给婆家用。
        潘总介绍,青龙管业最初事业,后改国企后改民企。广东、山东省院改企后又变回了事业。改完后支撑资质的人不能走光了。改制后用人权、分配权都是自己说了算。跟青龙管业的合作还有个磨合期。
        接下来沟通了公司及总承包项目的运作。下属公司以前是人员共用,独立法人,现在社保一分家后什么都不行了。目前已不需要造价资质、监理资质,有人就行,本院监理是三甲资质,目前一个都不保,建议改为一个法人。只要不是总承包项目,监理、设计不同是投标就行。现在没有了丙级,按丙级的标准要求乙级,目前人员青黄不接。现在监理取费只有1.2-1.4%,还打5折,竞争又激烈,以前的标分几个,现在的标大,中标几率更小了。还有收款难度大,给的工资只能够派年轻没经验的人去,长期下去恶性循环。还有就是几乎所有的项目都会延期,却没有延期费。去年我院搞了3个公司的经营权承包,给公司自主权以利于发展。
        EPC项目。目前我院已进行了20个项目4个亿,问由设计牵头质量好控吗?EPC项目好不好做跟施工老板可不可靠、有没有能力有很大关系。宁夏区院目前EPC项目不多,多为一些小型项目。
最后双方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中结束了此次会谈。
        6月6日上午,受青岛三利集团邀请,考察团一行乘坐东方航空MU5537航班抵达青岛流亭机场,进行为期半天的三利集团考察。集团接待我方的人员为刘卫星经理。
        青岛三利集团始建于1992年,专注于城市供水安全系统设计,城市高层建筑供水技术研发,供水设备生产制造,智能水泵、智能电机的技术研发和生产,是国内一家同时具备设计、生产、安装资质的供水领域专业化集团公司。集团目前共有A、B、C、D四个园区,占地2000余亩,下设青岛三利中德美水设备有限公司、三利智能动力有限公司、三利泵业有限公司、三利莫丽斯酒店、三利艺术团等二十多家子公司。
        三利集团以“科技先行、质量为本、信誉至上”为指导方针,自1997年发明无负压技术以来,着力打造智慧城市供水安全系统,通过计算机技术、互联网技术、物联网技术、云计算等实现城市供水的智能化、数字化、网络化、可视化,改变了我国传统的供水方式,开启了环保、节能、安全的绿色供水新时代。三利集团拥有专利技术三千多项, 获得五项国家金奖,八项 “国家重点新产品”,编写了《无负压供水设备》的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,并成为“广州亚运会给水设备独家供应商”,六十年国庆时无负压供水技术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档案。三利集团被国家工商管理总局授予 “国家级守合同、重信用企业”,是山东省首批履行社会责任达标企业。 2014年,技术先进,工艺精湛的三利水泵和电机隆重面世,“五年包换,十年保修”的承诺再次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机械制造业的奇迹。
        首先,双方共同观看了青岛三利集团20年厂庆军训宣传视频,得体的仪容、严谨规整的方阵、整齐划一的动作,无不传递出三利集团员工良好的职业风貌。在场人员纷纷感叹,员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充分体现出一线企业严明的职业纪律,而强大的执行力也是企业得以不断发展的动力来源之一,定当以此共勉。
        随后,在三利集团客户代表的引导下,众人前往“供水新产品、新技术”博览会,对一系列供水设备进行了细致的观摩,并就创新式的供水技术进行了详尽的沟通讲解。考察团一行在此番参观中感受到了三利集团产品精细化、标准化生产的强劲实力,学习到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做到最好,做到极致的企业精神。
        然后,众人前往三利集团展厅进行巡览,并重点参观了实时有序运转、调控着庞大数据库的智慧水务平台监控中心,听三利集团技术代表的讲解。
        最后,本次参观考察在友好的气氛中圆满结束。
        我院将把此行见闻的一系列新技术、新思路有机运用到单位的运行管理进程中,不盲目舍本逐利,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为使我院平稳改制,稳步发展而努力奋斗。